WiFi探针防不胜防 用户隐私该如何保护?
尽管央视3.15晚会已经连续多年关注手机用户信息安全问题,但仍有不法商家在上方设法窥探用户的隐私数据。今年3.15晚会上,央视报道了一种使用WiFi窃取用户隐私的探针盒子,再次引起手机用户广泛关注。
探针盒子如何盗取用户隐私?
很多用户习惯在一些公共场所找WiFi“蹭网”,而探针盒子恰恰就是利用这一点进行数据搜集。当公共场所安装了探针盒子之后,就会不断向WiFi的可作用区域发送广播信息,当用户的手机WIFI处于打开状态的时候,探针盒子就能识别到手机的Mac地址,进过系统大数据分析,就能把Mac地址转换为用户的手机号码。
商场、超市、写字楼……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探针盒子,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用户信息。每个客户的性别、年龄、用户画像、兴趣爱好、常用APP等全方位数据被深度分析,不法商家就能直接给附近的人拨打骚扰电话,进行所谓的精准营销,个人信息变成了企业的获利工具,房地产、汽车、金融、教育都是重灾区。
如何防范WiFi探针技术?
由于WiFi探针可以通过民用WiFi的WLAN信号段获取设备的Mac地址,且用户可以通过关闭移动设备的无线路由功能来主动屏蔽对MAC地址的获取能力,所以大家能做的就是,平常一定要注意关闭手机WiFi,不要轻易信任连接陌生不明来源的WiFi,保护自身隐私。
另外,对于安卓手机来说,其实原生的Android 8.0系统(以上版本)经默认开启了MAC地址随机化功能,在安卓9.0中这个功能也可以在开发者选项中找到,不过国内不是每家安卓厂商都会提供这样的技术。
苹果在iOS 8系统之后也率先支持随机Mac地址了,Windows 10系统也有类似的技术了,都可以避免真实Mac地址被嗅探。
工信部点名严查违规企业
在大数据时代下,每个人的隐私似乎都成了半透明状态。大数据技术通过人们的网络活动采集信息,如手机用户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地址、网络搜索痕迹、手机软件的实时定位以及社交动态等等,大多数都会被互联网金融平台所收集。
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对100款手机APP进行测评后发现,手机APP使用权限被滥用、隐私条款内容不达标有可能造成用户隐私泄露。中消协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中曾因个人信息泄露而被骚扰或侵害的人数占比高达85.2%。
当前,移动互联网是最活跃的创新领域之一,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已超8亿,手机网民达7.88亿。与之相对应的是,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44亿,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5.57亿,手机支付用户规模5.66亿……这些庞大的数字,既表明移动互联网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信息泄露的风险,从而更好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在信息安全方面,除了提高用户防范警惕、强化自我保护,同时也需要加强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在制度建设方面,从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获得通过,到去年6月1日施行的网络安全法,再到民法总则更注重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就是要用法治为个人信息保驾护航。
央视3.15曝光这个产业链之后,工信部第一时间责令基础电信企业即刻关停报道中企业拨打骚扰电话的语音专线,停止违规号码透传,加强通信资源规范管理。对报道中涉及的壹鸽科技、易龙芯科、秒嘀科技和凌沃网络等呼叫中心企业进行核查处理。立即启动应用商店联动处置机制,要求腾讯、百度、华为、小米、OPPO、Vivo、360等国内主要应用商店全面下架“社保掌上通”APP,对“社保掌上通”手机APP的责任主体杭州递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核查处理,并全力组织对同类APP进行排查检测,对类似问题一并要求整改。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持续加强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依法依规严厉查处涉事企业,并将违规企业纳入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